发布日期:2023-03-22
"无念行“四人版画展 预告+ 查看更多
"无念行“四人版画展 预告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9-01-27 16:58
如果没有留下一个展览可以回溯,那么在记忆中,一些事情可能会被慢慢淡忘和流失。幸好,在这个年末,基本把他们四人过去、现在的作品一一记录和整理。
展览名取“无念行”,是我们五人基于不想把自己那些概念化的想法强加在观众的感受上 。而是希望观众直接体会每一幅作品中敞开的空间 。如此,我们的觉知会慢慢变得精确,而且包容一切。
文/ 刘菁
竹边
——宋代《梅谱》中记录二十六宜
杜思懿不愿意在作品中过于直白地敞露自己的情感,年轻如她花了一些时间在人世间移动。不过分贪恋美景,不执着于身份限定,只是感受万物之心,并与之交融。有人能从作品的细枝末节中感受到她的心相就很好,看不到也无妨。不取悦,不保留。知道自己即便凋零也不会死去。
她开放自己,不思虑过去、现在或未来 ,只是宁静地展示这当下的美。
对于其作品的解读,更多的共识是我们无需判断或分别事物的呈现。里面闪烁着的,也仅是个人的存在。
无量
彼时,他从一群光头的叙事性开始,思维怪诞的打破常规改变这个世界的模样,通过自身的语言将其转换。而此时的内容也早已不像当年那种过于单调的色情体验。他获得了一种想要创建平行世界观的野性去构建他的故事。
物像背后隐藏的内涵,有故事,有情绪,有起始和结局。
语言之后,也会随行同样的分别念。杂乱无序的言说,只会让自己的心识混乱。若以开放的心看,作品成为情感和理解力的一种载体,可以看见心境和情感的展现,关照到内心就很好。
伤城
可能尚柯曾经以为看到的文字、经验和内心思辨更能抵达生命实践与提升的意味,却发现心有没有力量穿透物质世界,抵达更深处的确认。
而后以实践去积累经验,不消极回避,不沉溺物质或妄念,提高自己的意识级别,最终才能够找到闭合人心的缺口,构筑生活的这座城池。
随喜
他对微小事物的敏感,在意任何事物内部的变化,也许是对它们对敬意。
我们相会,长时间的谈论。他自身喜悦、充裕,他分享和给予我这种感受。我以此获取和记录他生命的一个横截面。他有体验美好的能力,他献出温柔而开放的沟通,坦诚质朴。我们的相认亦成为彼此领悟美好的契机。
将自己隐匿起来,不带任何个人色彩地去讲述一个故事很难。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眼耳鼻舌身意的局限阻隔。
引子是桥梁,帮助观众和作者澄清坐标和处境,由他们自己来进入。而不是试图去考量、去分别、去判断、去概念。更多的时候,作品也仅只是作品和观众相互完成的一件事。也只有置身其中才可能感受其用意。
四个风格各异的青年人,在各自的城市生活。以无念为题,让作品与空间融合、贯通,肆意展示着艺术无边的可能性,融化于自我的消失之中。
参展艺术家:杜思懿、尚柯、许捷欣、左治
展览总监:魏 欣
策 展 人:刘 菁
策展团队:Anna、杨 娇、王 月、杨 锐、陆世争
视 觉:陈 可
展览总监:魏 欣
策 展 人:刘 菁
策展团队:Anna、杨 娇、王 月、杨 锐、陆世争
视 觉:陈 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