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文化之美·金有所属”年度成果展 开幕

发布日期:2019-10-31 17:37
2019年10月29日,在昆明滇池畔的云隐西山国际艺术交流中心 艾维美术馆,由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办、雪花秀品牌协办、云隐西山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艾维美术馆承办、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支持的“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2019年度成果展正式开幕。

  

艾维美术馆秉承集团“有爱有为”的企业信仰,一直致力于关注社会话题,发展本地本民族的艺术项目,为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推动和展示的平台。


今年的非遗保护专项基金以云南金属工艺为课题,全面关注传统“五金”领域(金银铜铁锡),实现了对此项非遗技艺的深入研究、保护与推广,并借此活动向社会各界发布2019年度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成果。
        
2017年,雪花秀联合清华大学共同创立“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致力于支持中国非遗手工技艺的研究保护和创新发展,促进传统之美的文化振兴。
 

图片

2018年,非遗保护基金的首个项目以“文化之美·漆心可见”为主题,聚焦山西漆器髹饰技艺的保护、研究与推广工作。今年,非遗保护基金落地拥有璀璨金属工艺的云南,以乌铜走银制作技艺、银饰锻制技艺、斑铜制作技艺、户撒刀锻制技艺、锡器制作技艺这五大云南最具代表性的金属工艺为研究对象,除了进行云南金工传承人采访调研、专家研讨,还开展了“传统金属工艺传承与创新研修班”,通过带领金工学员研究理论、出国游学、创新实践等一系列探索性工作,为云南金属工艺的传承发展与复兴探寻全新的思路。

本次展览展出的正是56件/套研修班学员的创新金属作品,其中有中国原创手作银壶第一人段六一大师的银制茶盘套组“草海荷塘”,还有银器锻制技艺传承人王华藻的“盛世牡丹瓶”。不仅让巧夺天工、流转千年的传统手工技艺大放异彩,还通过题材或技法上的创新,为作品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印记。整个艺术展,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熔古铸金,匠心因守护而珍;赓续守护,文化因传承而美。
  
图片
开幕仪式伊始,一段讲述精湛云南金工工艺的开场影片首先铺展在现场来宾的面前。在西山澄明的夜空下,团长张晓明带领昆明富民县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用来自云南大山的天籁之音唱响了《迎宾曲》、《大哉》、《小河淌水》三首经典曲目,朴实的声音唯美动听,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同胞的精神文艺风貌。
 
图片

(合唱团现场演出照片)

作为此次“文化之美·金有所属”  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2019年度成果展的承办方,艾维投资集团董事长吴存良先生致欢迎词并表示:“传统的手工技艺,具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密码。他是一个名族文化记忆重要的载体,他也是一个时代文化昌隆的重要标志。我们正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使人们更加迫切地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从社会的文化生态上更加强调“正本清源”和“克己复礼”。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从地域分布的广度,还是从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来看,都是叹为观止的。云南有着“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云南也有着乌铜走银制作技艺、银饰锻制技艺、斑铜制作技艺、户撒刀锻制技艺、锡器制作技艺等诸多精湛的金属手工技艺,本次展览项目选择云南当真是实至名归。云隐西山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艾维美术馆在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道路上也责无旁贷,不遗余力地努力着。作为一家西南地区专业、非盈利的知名美术馆,我们始终保持着“艺术改变生活”的初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社会各界共同守护我们的文化瑰宝,共同守望我们的文化家园。”

图片

(艾维投资集团董事长吴存良先生现场发言)
 
受邀出席本次活动的云南省美协主席罗江在发言中对“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并赞赏了专项基金在保护与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努力,以及在云南金属工艺项目中所展现出的专业与热忱。他说:“云南传统文化艺术根植于云南悠久的社会发展历史,与各民族形式多样的生活状态、价值取向、审美意趣、人生态度息息相关。今年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在云南的项目定位在金属工艺的非遗保护,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专业并且契合云南特点的选择。金属工艺是在高温中锻造、在反复敲打下才得以慢慢成型的,作品的实现过程包含着汗水的凝聚,在热烈中沉淀着执着与坚守,这恰如云南各族人民的性格一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艺术活化的重要性。只有融入当代生活,传统文化才能拥有继续前进的生命力。云南不缺传统文化的底蕴,我们缺的是现代的思想、国际的视野。我希望这座城市能有更多的人走出去,进行学习,消化、改进和传播。这样,云南的艺术才能真正具有内在的生命力。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不仅给我们的传统艺人上课,教授他们最前沿的设计思维;还提供机会组织学员去国外考察,让他们走出国门,亲眼见识世界同行业的发展状态,开阔视野。我还看到清华大学项目团队专门针对本次活动编撰了一本厚重的白皮书,内容全面、研究深入,令人钦佩与感动。”


图片

(云南省美协主席罗江发表讲话)
 
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代表,云南金工大师寸发标先生也在现场发声:“作为当代非遗传承人,我们不仅要做好传承,热爱和敬畏祖辈相传的这门金工手艺,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也要不断探索创新,用开放合作共赢的心态,影响带动工艺群体共同发展。”

图片
(云南金工大师寸发标现场发言)

谈起今年的非遗保护历程,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高祥钦先生也感慨颇多:“多年来,雪花秀一直将宣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之美视为一项重要而独特的使命。今年,我们将品牌管理的思维方式应用于非遗的推广,全力打造保护非遗的进深,让传统技艺在现代创新中绽放的独特魅力。”从韩国远道而来的雪花秀品牌全球高级副总裁金敏娥女士再次强调:“守护传统技艺没有国界,从2017年开始,雪花秀就正式启动了BEAUTY FROM YOUR CULTURE(文化之美)全球公益项目,第一站就选择了中国,携手清华大学共同成立非遗保护基金,致力于中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图片

 (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高祥钦先生致辞)

图片

(雪花秀品牌全球高级副总裁金敏娥女士致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教授,作为非遗保护基金的管委会主任,和年度成果展的总策展人,他认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先进教育理念的启发、社会机制创新的辅助,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同时,苏丹教授也强调“空间”因素在非遗保护与展示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基金的工作在于集聚各方资源,打破非遗中时间与空间的桎梏。同时,基金每年在特定的空间,以特殊的方式来展示项目成果,以期通过这些空间和作品,帮助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限力量。未来“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还将持续发力,也希望更多人可以关注并参与到非遗保护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为中华文化的永续发展做出贡献。

图片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教授现场发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王晓昕副教授表示:“很荣幸作为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文化之美·金有所属”项目的专家组代表,向大家介绍我们今年的另一大重要成果,就是诸位已经看到的《云南金属工艺项目白皮书》。这本白皮书是对项目一年期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总结,全书涵盖云南多种金属工艺的发展历史与传承情况介绍、云南金属工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年度项目工作梳理,三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我们侧重对云南金工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通过金属工艺企业调研、传承人访谈等,拿到了大量一手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分析,总结了一些问题,收获了些许经验,并通过这本书分享给大家。其次,白皮书也包含了对基金年度工作情况的梳理和总结,如金工国际研讨会、金工研修班、传承人出国考察,以及我们即将看到的年度成果展。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开拓金工传承人视野,提升传承人创新能力,同时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吸引更多人来关注云南金属工艺,关注非遗保护。”


图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王晓昕副教授现场发言)

 
开幕仪式上,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高祥钦先生与苏丹教授联合发布了全新出炉的“文化之美·金有所属”云南金属工艺项目白皮书。书中详细收录了云南金属工艺的发展史、工艺特点、行业现状,当地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的访谈实录,国内权威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不仅是一年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果回报,也是一份凝结各方心血的行业力作。

图片
 图片
  
(“文化之美·金有所属”云南金属工艺项目白皮书正式发布)
 
作为“文化之美·金有所属”云南金属工艺项目的守护人,著名演员佘诗曼也亲临成果展现场助阵。“我真的被云南历史悠久的金属文化和传统技艺所打动,它们值得被珍藏和传承下去。”她也在用实际行动表达,愿意为中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声,以让更多传统手工技艺重焕光采。

  
(“金有所属”项目守护人、著名演员佘诗曼助阵成果展)
 
“金有所属”项目圆满收官之后,非遗保护基金2020年的目光将聚焦陕西。一段极富民俗特色的皮影表演《丝路飞天》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皮影《迈克杰克逊》表演之后,现场洋溢起浓郁地道的西北气息。苏丹教授、高祥钦总裁与西安美院的吴昊教授联合宣布2020年“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项目将开启保护陕西皮影的旅程,助力这门古老民间艺术重新走进大众生活,焕发全新的生命力。

图片
    
(苏丹教授、高祥钦总裁与西安美院吴昊教授合影)

图片

(嘉宾合影)

开幕仪式结束之后,美术馆1号展厅正式对外开放,众嘉宾进入展厅欣赏精美的展品。

            

参观完展览,众嘉宾伴随着缓缓流淌的优美音乐来到美术馆户外露台,开启了一场热闹的酒会盛宴。西山澄明的夜空繁星与城市的万家灯火相对,品味美食美酒、畅谈民族文化。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到《陋室铭》中的诗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保护和传承中华民之瑰宝,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云隐西山国际艺术交流中心 艾维美术馆也将继续为保护非遗文化传承助力。



未来,云隐西山国际艺术交流中心 艾维美术馆将肩负社会文化使命,立足文化领域,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践行“艺术改变生活”的初心,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保护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社会各界共同守护我们的文化瑰宝,守望我们的文化家园。


图片来源于:清华、万博、李浇镨、王钰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