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EL OF LIFE再生之环
张有魁、金善珍(韩)装置艺术作品展 Installation Art By ZHANG YOUKUI And KIM SUNJIN(KOREA 2019.8.10--9.15

8751527739e1726bf32f1a4c163add2
33d1f42532032c6a6ceb832f0423de7
580dae45af5c34f9b7d3c130edd8297
3bd770ead7b89eeb234c04b552e740a
6dcfbfa8b320fa17f313e2398ab9f7b
580c3f29e232eae766b8efe1eb57dc5
a4ba099060ecdbd4182ed828b17e155
8f7a68f4296851200d4567945db463b
 阴晴圆缺的月亮是一个圆环,春夏秋冬的地球也是一个圆环。圆环是首尾相连的,因此可以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无始无终;因此老聃才有机会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可是我们这些老聃的后人,却进化成了地球生物圈中的顶端种类,发展出一种 “射线式”的文明: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从愚昧到文明——好像是一条一直向“美好未来”延伸的康庄大道,看上去没有尽头。老聃观不到复,只能在2500个春夏秋冬的那一端,传来一声叹息。
 
普利高津比我们的老聃小2500岁左右。他是个科学家,因为弄了个耗散结构理论得了诺贝尔奖。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效到高效的进程必须从其他的系统摄取并消耗能量。说起来很抽象,看起来很具体。比如人类的射线式文明就是一个耗散结构,在其实现高效和有序化的同时,空气被污染、森林在退却、地球变暖、物种每天在灭绝、而垃圾泛滥成海洋。 于是生态永续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前沿的课题。

它包括世界的多样性、物种的融适性和我们这个展览的主题:资源的循环性。 马修·巴尼拍了一个电影叫《重生之河》,很肮脏很龌龊的一个点,黑暗至极。对应着生的光明,成功地完成了从死向生的连接和转折。“再生之环”和“重生之河”是一个意思。我们的两位艺术家叫张有魁和金善珍。他们的行为是把废弃的塑料转化成艺术品,有点像点石成金的术士。 最近有两个事件与我们的展览主题有关。一个是香港公益短片《不要胶下去》,很多明星艺人都积极参与,呼吁少用塑料袋;另一个是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法》。全民一时懵圈:湿纸巾是干垃圾?干果壳是湿垃圾?八戒吃了会死的是有毒垃圾?好,会适应的。占世界人口1/6的13亿中国消费者终于要垃圾分类了。 

我们为这个展览取名的时候,有“塑说新语”,“物我同春”还有“第七道轮回”。但我们最后定了“再生之环”。因为这个名字最形象、最明确,就是要连接消费垃圾与生产原料,滚动废弃与再生之环。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垃圾都变成艺术。艺术只是一种再生的诱导、一种诉诸审美视觉的象征和隐喻。我们的两位艺术家都是博士。土生土长的一位是来自山西介休绵山脚下双林寺隔壁的张有魁。 有魁的价值是一股土壤的味道,就像是一只刚从冬天的麦场上打滚回来的猫,身上散发着机智的土腥味。从收藏不可收藏之物的《收藏》、把神像服饰放进洗衣机的《洗衣店》,到把庙中小兽关进笼子的《宠物店》和用当地的制香工艺置办的《药店》,张有魁把他的这股独特的土味,一路挥洒得淋漓尽致。开始,我还觉得这种将本土传统符号移植到现代生活的方式有点套路,但后来,这种原创性的有色眼镜不知什么时候失效了。有魁的本土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土,从文化意义的观念云端跌落到尘埃里。土变成一种生理感性,一种质感和气味。土得很Hi,很执着,很顽固,很地道,因而也很有力量!有了一种久违的感动,因而也拿到很多大奖到手软。

 和山西边的张有魁相对应的,是来自海东边的金善珍。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她是个金子般美丽又善良的韩国姑娘。她的善良甚至会给人一种没有底线、无法无天的感觉——不厌其烦地尊重和呵护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婆婆妈妈地珍惜和喜爱用过的每一样东西,有时候我都跟她急。但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同情与救赎,也是她一以贯之的艺术语言的出发点和续航力。

2015年,她用废弃塑料包装做的作品出现在太原雕塑双年展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塑料从它作为日常用品包装的功能性遮蔽中被拯救和解放出来,向艺术家,也向我们每一位观众敞开了它的澄明与诗性。它们变成了绘画和装置,变成了溪涧飞流和白云苍狗。 江河之流是每一滴水构成的,生命之流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构成的。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都分享着天地的造化哺育,也都有责任守护它的天籁呢喃。

好吧,所谓“不以善小而不为”,把你手中的塑料袋,塑料水瓶投到“可回收”去;把你看到的丢弃在山间溪水边的塑料垃圾,带到“可回收”去……你就是这个“再生之环”的连接点和推动者,就是云南这块生态净土、中国乃至地球文明和资源的一个小小的守护神。
                                                                                                          
策展人 北人(唐尧)
2019年8月